编者按:欧洲血液学领域最大规模的学术盛宴——第26届欧洲血液学年会(EHA)将于2021年6月9日-17日在线上召开。本届大会中,来自北京博仁医院成人淋巴瘤科团队共有4篇研究被大会录取,涵盖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CAR-T细胞疗法等诸多热点研究领域。本刊特邀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博仁医院的克晓燕教授针对其中一篇关于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口头报告进行了深度解读。
《肿瘤瞭望》:首先祝贺您的团队在今年EHA年会上有多项研究被收录,其中一项入选了大会口头报告。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口头报告的主要研究背景:目前已有很多的DLBCL的病理分型,我们为何还要去探究DLBCL的遗传学图谱?
克晓燕教授:今年北京博仁医院成人淋巴瘤科共有4篇文章被EHA大会录取:DLBCL的基因图谱以及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观察被选为大会口头报告;中枢淋巴瘤的CAR-T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AR-T细胞治疗序贯异基因移植、异体CAR-T细胞治疗的病例报道均作为壁报展示;另外还有一篇作为文章摘要被收录。这是国际同行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众所周知,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较强的疾病,而非一种单一疾病。在早期,淋巴瘤仅根据淋巴细胞大小、有/没有裂隙进行简单的分类;经过近二十年的进展,目前大B细胞淋巴瘤已有19种亚型。DLBCL的一些特殊类型也被区分出来,如原发中枢DLBCL、原发纵膈DLBCL以及EBV阳性DLBCL等等,这些不同的亚型其疾病发展、临床特征及对治疗的反应性都各不相同。例如:对于原发中枢DLBCL,使用标准剂量的R-CHOP方案很多患者可能会复发,最终致治疗失败;而原发纵膈DLBCL,文献报道 R-EPOCH方案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对PD-1单抗的疗效也非常好。因此,在开始淋巴瘤的治疗之前,我们要清楚淋巴瘤的病理分型。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单纯的病理分型是不够的,比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DLBCL,NOS)除GCB、Non-GCB外还可以进一步分层,如:双打击以及双表达的DLBCL患者预后通常较差;而CD5阳性或CD79b阳性的DLBCL在临床疗效也较差。另外,临床实践发现,BCL-2高表达以及Ki-67%高表达的DLBCL在基因分型上常属于MCD亚型,这类DLBCL常伴有结外病变和中枢转移;单纯依据病理类型临床医生很可能无法判断出疾病的高侵袭性,而常规R-CHOP方案很可能会导致最终治疗失败。因此,单纯的病理免疫组化远不能满足临床和治疗需求。而新的基因分型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实现精准医疗,使我们对疾病的侵袭程度及疾病走向有更深的认识,并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确定合适的治疗模式(例如,选择高剂量化疗模式,亦或靶向治疗+细胞免疫治疗模式)。二代测序技术起到了导航仪样的作用,可协助我们更好指导患者进行治疗。
《肿瘤瞭望》: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该项临床的研究设计,以及取得了哪些研究结果?
克晓燕教授:首先,目前国际上应用二代测序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已经有多项国际公认的研究成果,例如DLBCL按照基因表达确定的四分法,如MCD亚型、N1亚型预后最差;而EZB、BN2预后相对较好,现在还有五分法、七分法。但在我们研究的复发、难治105例病患中,仅约有一半患者能够对应到四分法中的单一亚型,更多患者基因突变涉及了不只一种亚型。因此,这种四分法的分型尚无法满足临床应用。其次,中国人的基因突变谱是否与国外一样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再者,我们选取的病例均为复发难治DLBCL患者,而国际基因分类的研究多选用初诊病例。这也是区别于既往研究的一个特点——复发难治DLBCL的基因图谱究竟与初治DLBCL是否相同?基于这些问题,博仁医院设置了项目基金,免费为30例DLBCL进行二代测序,我们采用了一个包括339种基因的探针组合进行深度测序,得到了初步资料。随着二代测序的广泛应用,后续加上自费检查的患者资料,最终我们共获得105例DLBCL患者的二代测序结果。结果显示,约50%的患者具有TP53突变,提示TP53突变是这些患者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另外,MYD88突变、CREBBP突变、PIM1、B2M突变等都是复发难治DLBCL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前几位基因突变,这也为我们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选择。
此外,既往研究认为病理分型中的GCB型DLBCL预后较好,但是其中的双打击DLBCL预后又非常差。基因测序结果显示,GCB型DLBCL更常见去甲基化、去乙酰化等相关的基因突变;而ABC亚型DLBCL则更常见MYD88、CD79b等基因突变(即MCD亚型)——这提示BTK抑制剂对ABC亚型更有效。因此,基因分型对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肿瘤瞭望》:请您谈谈该项研究具有怎样的临床价值,它给我们在CAR-T治疗DLBCL方面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克晓燕教授: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复发难治DLBCL患者平均具有7个基因突变,而很多初治DLBCL则没有携带突变。另外,很多患者的发病常常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单独应用一种靶向药物很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因此还需要采取综合治疗。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对于CAR-T治疗的疗效目前尚不可知,国际上也鲜有报道。我们纳入的患者均为已经过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患者,最后采用了CAR-T细胞免疫治疗。
初步结果显示,虽然TP53基于突变常常对化学治疗耐药,但是CAR-T细胞疗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克服TP53的不良预后。诸如TP53突变、双打击等预后较差的DLBCL类型,CAR-T细胞疗法虽然治疗效果略差,但是已经较既往的化学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患者也因此有更高的治愈机会。
另外,根据不同基因亚型,我们可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药物。基础研究发现,DLBCL中存在一种超级增强子:即几种基因突变共同影响了下游的转录基因,进而导致了后续肿瘤的发生。因此,靶向共同作用的基因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治疗靶点。我们的测序结果中,很多基因突变之间也存在协同作用和关联性,这也是我们未来希望研究的课题。尤其当我们应用了针对某种基因的药物后,虽然患者获得了短暂缓解,但后续疾病仍然发生了进展。这种情况,除了肿瘤细胞的耐药之外,还可能与基因突变涉及的多条信号通路、以及不同基因的联合作用有关。因此,如何设计联合用药,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是未来研究的主题。
《肿瘤瞭望》:临床研究提示DLBCL的不同分子亚型可能与临床疗效相关,通过基因测序进行的分子分型和分期在临床治疗中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提出的这套分子分型是否在其他队列中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未来我们有怎样的研究计划?
克晓燕教授:前面提到:目前国际上DLBCL的基因分型来源于初治DLBCL患者的研究,这种针对初治DLBCL患者的四分法分子分型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在我们研究的复发、难治队列中仅有一半左右的患者能够对应到四分法中的单一亚型,更多患者涉及了不止一种亚型,因此我们尝试寻找针对RR-DLBCL临床更适用的基因分型。
通过生信聚类分析,我们将这些复发难治患者也分为了四种分子亚型,我们队列中的所有患者都能够对应到四种亚型之一。当然这种分型方法仍然相对粗略,除了既往报道的MCD亚型和N1亚型,这一分型还包括了TP53、JAK或SOX突变的亚型。这一分型方法是否准确、能否指导后续用药等,还需要临床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我们目前的队列属于单中心队列,后续还需要多中心的扩大研究。以及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继续观察该分子分型能否指导DLBCL的治疗药物或治疗模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