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市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一届天津国际乳腺癌大会于2021年6月25~27日在天津召开。会议期间肿瘤瞭望对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第三、四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肿瘤分会委员,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方志沂教授进行了采访。
方志沂教授
《肿瘤瞭望》:近年来,乳腺癌外科治疗在乳房重建、前哨淋巴结处理等方面有了许多新的技术,作为老一辈的乳腺外科专家,您如何看待乳腺癌诊疗向更“精准”的方向发展?
方志沂教授:我参加肿瘤诊治工作已经整整50年了,经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肿瘤治疗的发展过程。既往外科治疗相对“粗糙”,“最大的可耐受”是其治疗的理念,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深入,发展到“最小有效的治疗”理念。随着影像学、病理学、基因检测等学科的发展,目前乳腺癌的治疗又步入了“精准治疗”时代。保乳手术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使得那些适合进行保乳手术的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乳房切除,这也是“精准”治疗的体现,在此基础之上,乳房再造手术的开展又标志着乳腺癌治疗向美学方向发展。通过自体组织或植入物进行乳房重建,不仅是对患者乳房外形的重塑,也是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的重建过程,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肿瘤瞭望》:二十年前,乳腺癌药物治疗仅有化疗、内分泌治疗等有限选择,当时AI也刚刚兴起。今天已出现CDK4/6抑制剂、PI3K抑制剂、mTOR抑制剂等许多创新药物,您如何看待内分泌治疗和新型靶向治疗的变革?
方志沂教授:在二十年前,大部分乳腺癌患者首次就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了,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比例不高,大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就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只能靠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化疗药物对血液中的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延长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但是作为细胞毒药物,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毒副作用。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使患者的治疗从无差别攻击的细胞毒药物走向了“精准制导”的靶向治疗,针对肿瘤发生位点采用能够与该位点特异结合的药物进行高效低毒的治疗,改变了既往仅仅依靠化疗药物的现状,其与化疗药物的联合,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乳腺癌治疗中的里程碑事件。
《肿瘤瞭望》: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素有中国肿瘤学界“黄埔军校”的美誉,您也见证了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的成长,您如何看待中国乳腺癌防治事业的历史和未来?
方志沂教授:1954年,天津市肿瘤医院金显宅老前辈受当时卫生部的委托,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开办全国高级肿瘤医师进修班,对全国肿瘤医师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迄今为止,这项工作已经开办了52届,通过学习和交流,培养了许多中国肿瘤领域的领军人物。我也有幸担任了26年的肿瘤学习班的班主任。
1984年,中国抗癌协会始建于天津市,金显宅教授担任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主席,1986年,在李树玲教授、李月云教授、沈镇宙教授等努力下,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也正式成立了。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的牵头单位也是天津市肿瘤医院,因此,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被称为中国肿瘤学界的“黄埔军校”。多年来,我院开展了多项基础和临床的相关研究,与国内和国际相关中心建立起学术交流的渠道,给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循证医学证据。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专家呈现出更多领先国际的高级别证据,为中国乳腺癌诊疗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二科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第三、四届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