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9月4日,第四届全国铁过载研究者峰会在深圳召开。本次会议延续往届中国铁过载峰会的宗旨,聚焦铁过载疾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分享我国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展示中国研究者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非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领域铁过载的原创研究数据。会上,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张凤奎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杜新教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赖永榕教授、广州军区总医院肖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程澍教授共同聚焦铁过载患者的诊断、治疗、管理以及科研领域的新发展,并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现将本届大会的主要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新进展与本地数据分享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张凤奎教授认为AA患者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目前对AA患者的可行性治疗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SCT)及免疫抑制治疗(IST)。当AA患者存在铁过载时会进一步加重造血损伤。
关于AA患者出现铁过载的机制及影响,张教授总结:一方面,红细胞衰老死亡持续进行,血红蛋白分解内生铁不断产生,而新生红细胞数量减少,铁利用减少;另一方面,AA患者由于长期输血也可以造成铁过载。已有研究显示,铁过载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减少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克隆容量,对早期红系祖细胞数量产生负向影响,而祛铁治疗可以逆转这种不良现象。
张教授重点介绍了不同国家对AA患者进行祛铁治疗所取得的成效。首先,他介绍了一项来自韩国的研究,该研究结果提示对AA患者每日应用地拉罗司进行祛铁治疗1年后随访,患者的血清铁蛋白、肝铁沉积以及对免疫抑制治疗的血液学反应均有很大的改善。同时,张凤奎教授自己团队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对SAA进行IST治疗时非铁过载组患者的血液学反应要优于铁过载组。接着,张教授分享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牵头的一项单臂、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估地拉罗司治疗伴铁过载的A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提示地拉罗司治疗伴有铁过载的中国AA患者能够达到较好的祛铁疗效,且不良事件可控。张教授建议患者在AA诊断明确后,应尽早行祛铁治疗,以缩短IST前输血间期,降低红细胞输注总量,避免输血相关铁过载对脏器的损伤。
MDS患者的铁过载:危害、治疗和本地数据分享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杜新教授首先介绍了铁转运的机制。MDS患者铁过载的原因包括:输血依赖,无效红细胞生成及骨髓抑制治疗;铁过载对组织器官的损伤。杜教授从基础研究的角度阐述了加用铁螯合剂后对铁过载损伤的治疗作用,并通过介绍韩国研究、EPIC研究、温哥华研究及US22等研究数据,阐述了螯合剂地拉罗司治疗MDS患者铁过载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中,US22研究共纳入600例低危MDS患者,随访4年的数据显示,螯合组较非螯合组在统计学意义上可显著延长MDS患者向AML进展的时间(45.6个月vs. 70.0个月),改善总体生存(48.7个月 vs. 102.5个月),并且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除此之外,研究表明充分螯合治疗的MDS患者在生存优势上较弱螯合治疗者更为明显。
杜教授最后分享了一例地拉罗司治疗AA铁过载的临床病例。患者治疗前:白细胞4.8×109/L,血红蛋白127g/L(接受红细胞输注),血小板130×109/L,铁蛋白2956.4ng/mL;接受地拉罗司治疗(起始剂量20 mg/kg)7个月后,铁蛋白下降至1125.6 ng/mL,血红蛋白稳定在126g/L水平(无红细胞输注),血小板上升至161×109/L,白细胞上升至5.21×109/L。治疗过程肌酐变化情况在正常范围,与环孢素合用,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杜教授认为地拉罗司治疗AA铁过载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可行,与环孢素联用无明显叠加毒副作用。
关注非输血依赖性地贫患者的铁过载:本地数据分享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赖永榕教授介绍了非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NTDT)的铁过载情况。NTDT包括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轻/中度HbE/β-地中海贫血、α-地中海贫血等,这部分患者也存在显著的铁过载问题。红细胞的无效生成造成铁调素水平下降,导致肠道铁吸收增多、巨噬细胞铁流失,加重非输血依赖性铁过载。NTDT患者的SF与LIC比值低于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TDT)患者,因此用于诊断TDT患者铁过载的SF阈值可能不适用于NTDT患者,后者螯合治疗的最佳起点应为LIC:5 mg Fe/g wt或SF 800 ng/mL。
赖教授介绍了一项澳大利亚关于重型地贫患者心脏铁过载状况的MRI监测数据(TIMES 研究)。该研究共纳入228例患者,研究显示所有患者的心脏和肝脏铁沉积的检出率分别为10%和48%;尽管进行了ICT,TM和NTDT患者的肝脏铁沉积水平仍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铁负荷以及祛铁治疗密切相关。
赖教授还分享了其中心一项关于重型地贫患者因慢性铁过载所致的内分泌代谢异常等疾病调查。研究纳入158例中间型地贫患者,结果发现LIC随年龄增大而升高,30岁以上的患者肝铁沉积较严重,而最小铁过载患者仅有5岁。同时,铁过载与内分泌并发症关系密切,重型患者往往伴有身材矮小、糖耐量减低、骨量减少等,而NTDT患者则常见糖耐量减低、亚临床甲减。
最后,赖教授呼吁加强对NTDT患者铁负荷的监测,及早进行祛铁治疗,并根据SF和LIC浓度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地拉罗司可能是伴或不伴输血依赖地中海贫血患者较好的选择。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铁过载:影响、管理和本地数据分享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及移植后铁过载十分常见。广州军区总医院肖扬教授介绍了HSCT患者铁过载的影响与管理。
铁过载对HSCT治疗的影响在早期主要表现为增加HSCT患者肝静脉闭塞症、感染、黏膜炎的发病率;中晚期主要表现与急慢性GVHD相关;远期可能造成HSCT患者内分泌功能失调、生长阻滞及心脏病等。
HSCT治疗前铁过载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多不良影响,大量研究均证实HSCT术前SF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及非复发相关死亡率(NRM)相关,是独立于疾病风险分层的预后因素。相关研究表明,HSCT前使用地拉罗司进行祛铁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OS,降低GVHD、感染等并发症,降低NRM。此外,铁过载也是HSCT术后一个重要的、长期存在的问题,HSCT后的铁过载对患者预后也有很大影响。HSCT术后铁过载的治疗主要包括放血治疗及铁螯合治疗。研究证实对HSCT后的病人使用地拉罗司进行祛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SF水平,提高患者OS。
最后,肖教授分享了一项基于中国11个移植中心的研究数据:AA患者移植前平均铁蛋白水平为1695.08 ng/mL,铁过载可显著影响AA移植患者PGF和OS,因此应重视铁过载在移植中的作用并及时启动祛铁治疗。
综上,肖教授认为HSCT治疗的患者进行铁负荷的长期监测和适当的祛铁治疗十分必要。针对接受HSCT患者的祛铁治疗十分重要,方法主要包括放血治疗及铁螯合治疗。
应用MRI监测评估铁过载:FerriScan项目数据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程澍教授主要分享了主要分享了应用MRI评价铁过载的FerriScan项目数据。国际常用的判断铁负荷的方法是测定SF,但其受炎症状态、肝功能影响较大,有待其他评价手段的补充。会上,程教授介绍了MRI评价铁过载这一新型检测方法。它不仅具有可重复性、安全、无创等优点,并且可同时评估多个脏器的铁沉积状况。然而,MRI评价的缺陷在于受经验影响较大,缺乏在不同检测平台上的结果一致性。而FerriScan技术提供了准确测定肝铁浓度的方法,在基于 MRI测量肝铁浓度的各类方法中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结果可靠且可重复,适用于不同型号的MRI扫描仪。
程教授先介绍了2015年美国血液学协会(ASH)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应用FerriScan技术评估TDT和NTDT患者心脏和肝脏铁沉积患病率的研究(TIMES研究)。该研究运用FerriScan技术MRI检测228例患者,心脏和肝脏铁沉积的检出率分别为10%和48%。
随后,程教授分享了瑞金医院铁过载评估数据。在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共接收了108例/次患者,其中MDS 32例、CAA 18例。男性70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49.2岁(17~80),SF中位值1591.5ng/mL(465.5-17980)。根据肝脏T2*进行评价,95例患者中89(93.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肝铁沉积,其中轻度20例(22.5%)、中度22例(24.7%)、重度30例(33.7%);78例次患者由FerriScan数据处理系统获得LIC中位值7.7 mg Fe/g dw(0.5~43);66例患者检测心脏铁沉积,以T2*<20ms为标准,7例(10.6%)患者存在心脏铁沉积,同时伴肝脏及胰腺的重度铁沉积。治疗上,95例患者中29例接受地拉罗司治疗,中位治疗时间17个月(3~30)。结果表明,11例(38%)患者祛铁治疗后血清SF明显下降,其中4例患者在地拉罗司治疗后MRI肝铁含量明显降低。
程教授总结道:SF是评价铁过载的重要基础指标,联合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可对铁负荷进行初步判断。采用MRI检测脏器铁沉积能够对总体铁负荷及各器官受累程度进行客观评价,对铁过载的诊断、去铁治疗疗效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他表示,针对中国成人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的评价及治疗数据有待于多中心的临床合作。
小结
随着我国多项有关铁过载治疗的临床数据的公布,以地拉罗司为首的铁螯合治疗在改善AA、MDS患者的血液学反应、延长患者生存及其安全性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对于接受HSCT的患者,移植前、后需要进行铁过载的评估及治疗;对于非输血依赖型地贫患者同样需要重视祛铁治疗,以进一步延长患者总生存,改善生活质量。
MCC批号EXJ1609292 有效期2017-09-13,过期资料,视同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