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 Stage is Not Related to Nuclear Grade or Prognosis in 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ABSTRACT NO. 17-5005, MP 67-19)
李腾博士大会发言
TNM Stage is Not Related to Nuclear Grade or Prognosis in 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ABSTRACT NO. 17-5005, MP 67-19)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国家泌尿系肿瘤诊治中心
李腾,陈锦超,宁向辉,彭双鹤,王江宜,何群,杨新宇,龚侃
【目的】
2016版WHO肾脏肿瘤分类中的一大变化是将过去的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MCRCC)更名为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mutilocular cystic ren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肿瘤名称变更的主要依据是既往文献报道患者经过超过5年的随访无复发和转移,预后均良好。由于该病在肾脏肿瘤中的发病率较低,该病的确切发病率并不明确,且缺少关于此病的大规模病例总结性报道。在此项研究总结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6例MCR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MCRCC的诊治水平。
【方法】
2006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共收治肾癌患者434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理切片中符合2016年新版WHO诊断标准的MCRCC患者76 例,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并进行分析。
【结果】
多房囊性肾癌占同期肾癌病例的1.7%(76/4345),男女比例是1.71:1,大部分患者术前无肿瘤相关症状(76.3%,58/76)。肿瘤位于左肾36例,右肾40例。病理分期T1aN0M0患者56例(73.7%),T1bN0M0患者13例(17.1%),T2aN0M0患者5例(6.6%),T2bN0M0患者1例(1.3%), T3aN0M0患者1例(1.3%)。肿瘤Fuhrman核分级I级65例(85.5%),I部分II级5例(6.6%),II级6例(7.9%)。病理分期与肿瘤核分级(P=0.451)无显著相关性。66例患者(86.8%)术后随访6~11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均未见肾肿瘤复发或转移,无肿瘤相关的死亡病例,不同病理分期间患者预后亦无差异。
【结论】
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是肾细胞癌的一种少见特殊类型,发病率仅占同期肾细胞癌的1.7%。此病病理分期与核分级及预后均无相关性,是该病不同于其他类型肾肿瘤的一大特点,现有分期标准可能不适用于此病的诊断,同时建议此病患者术后可适当延长随访间期,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表1.患者特征
点评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在2016版最新的WHO肾癌病理指南已将其更名为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性囊性透明细胞肾瘤。由于发病率较低,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报道较少,此病的一些临床及病理特征尚不明确,比如作为一种交界性肿瘤,MCRCC在诊断时是否需要进行常规的病理分期对于临床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龚侃教授课题组在本届AUA年会14日下午的肾癌流行病学及分期评价会场进行了壁报展示及发言讨论,课题组的此项研究总结了迄今为止国际上最大宗单中心MCRCC患者,并发现此病的分期与病理核分级及预后均无相关性,这与其他类型肾癌不同。因此,课题组提出对于MCRCC患者不必进行常规分期,并且基于此病预后良好的特点,患者术后可以适当延长随访间期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浪费。以上结果对于后续更新此病的诊疗指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出壁报(ABSTRACT NO. 17-5005, MP 67-19)
主要研究者简介:
李腾,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师从龚侃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泌尿系统肿瘤。相关研究成果正在申请国家专利1项(第2发明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参与发表SCI论文10余篇。研究生期间曾获得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七完成人)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