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刘宝东教授在2018-CSCO长白肿瘤高峰论坛上作报告“原发性肺癌的热消融治疗”。刘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临床常用的热消融技术、操作流程、疗效评估,以及热消融技术用于早期肺癌的临床研究证据,会后接受《肿瘤瞭望》记者采访。
编者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刘宝东教授在2018-CSCO长白肿瘤高峰论坛上作报告“原发性肺癌的热消融治疗”。刘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临床常用的热消融技术、操作流程、疗效评估,以及热消融技术用于早期肺癌的临床研究证据,会后接受《肿瘤瞭望》记者采访。
《肿瘤瞭望》:目前临床常用的肺部肿瘤热消融技术有哪些?
刘宝东教授:肿瘤热消融是指利用热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直接导致靶肿瘤发生凝固性坏死(coagulation necrosis)的原位灭活技术。目前国外常用的手段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和激光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等,HIFU消融术很少用于肺部肿瘤的消融治疗。
中国开展肺部肿瘤热消融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肺癌治疗方面,我国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微波消融、射频消融和氩氦刀。
《肿瘤瞭望》:热消融治疗主要适用于哪部分肺癌患者?
刘宝东教授:热消融治疗的主要适用人群是高龄(比如75岁以上)、存在心肺合并症的早期肺癌患者,也可应用于一些多原发肺癌,尤其是多原发磨玻璃结节(GGN)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单发或多原发GGN能否接受手术治疗,受诸多因素的限制。热消融可以直接杀伤靶区组织,达到原位灭活的目的,这是热消融治疗GGN的优点。
《肿瘤瞭望》:与其他肺癌局部治疗手段(手术、SBRT等)比较,热消融技术有哪些优势?
刘宝东教授:肿瘤热消融具有微创、恢复迅速,安全、并发症少,适形、效果可靠,可重复、费用低等优点,现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肿瘤第四大治疗手段。肺癌热消融难点在于穿刺定位困难、操作并发症多、疗效评价特殊和局部进展率高。
肺癌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临床上有1/4~1/3的肺癌患者存在合并症。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是很多心肺功能差或高龄的患者不能耐受手术。
若给予这些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治疗前则无法获得病灶的组织标本和完整病理诊断,而热消融治疗之前是可以取病理的;SBRT有可能导致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很多患者本身就存在肺部合并症(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等),这些患者选择热消融治疗更合适。
专家简介
刘宝东,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外科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会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北京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微创外科专业学组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肺癌预防与控制分会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肺癌预防与控制分会肺癌微创诊断与治疗学组组长
国家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委
国家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常委
国家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肺癌专业分会常委
擅长普胸外科疾病的诊断与复杂外科手术;科研方向为微创胸外科和胸部肿瘤外科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60余篇,实用新型专利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