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SABCS︱金锋教授:新辅助靶向治疗平台的实践价值初见曙光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12/31 13:10:45  浏览量:2389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SABCS大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场内外专家对KATHERINE研究的讨论依然热度不减。《肿瘤瞭望》现场走访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锋教授,在KATHERINE研究中看到的新辅助治疗平台的实践价值予以深入解读。

金锋教授
 
《肿瘤瞭望》:非常感谢金锋教授接受肿瘤瞭望在SABCS现场的采访。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可以帮助不可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的机会,不可保乳的患者获得保乳的机会,并且根据疗效在一定的程度上提供愈后信息,从而开展临床。如何选择新辅助的患者,以及如何判断新辅助的疗效?在新辅助的疗效之后评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手术以后的残存病灶的患者的预后又如何呢?请您为我们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金锋教授:首先大家知道新辅助治疗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降低肿瘤分期,从而达到两个目标:一方面要让没有手术机会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另一方面是让没有保乳条件的患者获得保乳机会。能否把新辅助及其他一些成果利用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两年前St.Gallen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所谓加减法的问题,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能否将残存病灶看作有效的体内药敏实验的观察指标?本次SABCS大会公布的KATHERINE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该研究将新辅助治疗中有残留病灶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后续接受标准疗程的曲妥珠单抗或T-DM1辅助治疗。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近期的疗效非常好,而且与远期疗效相关度高的近期结果也非常好。这提示我们,对于我们此前一直在探讨的将新辅助治疗作为药敏平台的设想得到了实践证明。
 
结合以前的观点,例如在两年前的ASCO会议上第一次公布的CREATE-X研究,我们在高兴之余,同时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患者能否有远期生存获益,以进一步证明利用新辅助治疗平台判断治疗的可行性?若把CREATE-X和KATHERINE都结合起来,我觉得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了,即很好地利用残留病灶来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及体内药敏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强化治疗。
 
《肿瘤瞭望》:NeoSphere研究的发现PH方案新辅助治疗(帕妥+曲妥)对于未达到PCR的患者仍有获益,因此在T-DM1的国内药物不可及的情况下,PH方案是否依然是这类患者的一个优选的方案?
 
金锋教授:有关双靶的问题首先我们探讨的是晚期患者,再逐渐开始探讨早期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近期和远期疗效都不错。所以NeoSphere的结果是非常理想的。进入辅助领域,假如说现在T-DM1不可及的话,我们可以尽早考虑选出有效病人在辅助期间HER2阳性进行双靶治疗,找到合适的人群进行双靶治疗我认为也不为过。
 
《肿瘤瞭望》:目前国内的临床实践对于新辅助残存病灶又如何评估,国内外目前是否还存在这样的差距?
 
金锋教授:目前国际上对于残存病灶的临床意义探索了不到三年,大家一致看好,但是还不敢把步子走太快。在这方面西方国家比中国进展的稍微快一些,中国稍微保守一点,我认为保守是对的。因为如果数据不成熟,或者没有相关的多个参考数据,只拿一个数据去改变我们的规范似乎还不成熟。但通过CREATE-X以及KATHERINE两个非常经典的研究,我们应该认真探讨对于残留病灶之后应该如何强化。
 
《肿瘤瞭望》:您如何看待本次会议公布的PHARE研究最终结果?
 
金锋教授:目前乳腺癌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整体上呈“加法操作”,而“减法操作”的难度较大,往往没有足够的非劣效性研究足以支撑。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也不例外,1年标准的曲妥珠单抗治疗屡次受到挑战都宣告失败,本次大会上公布的PHARE研究最终结果就看到,6个月曲妥珠单抗的短疗程方案并不可靠,1年方案仍然是标准方案。
 
专家简历
 
金锋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辽宁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乳腺肿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学学会乳腺癌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辽宁医学会外科分会乳腺外科学组组长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金锋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