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12月7~10日,乳腺癌领域的年度压轴大戏——第44届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以虚拟会议的形式召开。我国学者开展的多项研究入选大会报告,来自中国学者、中国研究、中国患者的数据和经验,再一次登上了国际舞台。本次SABCS大会期间,《肿瘤瞭望》特别推出“瞭望SABCS·中国研究者说”栏目,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并将邀请部分中国研究者,通过小视频与大家“亲切会面”,阐述相关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请他为我们介绍Ⅱ期前瞻性研究:安罗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继发性内分泌耐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王晓稼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兼院长助理、科教部主任、乳腺内科主任,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浙江省肿瘤智能诊断与分子技术重大疾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组成员兼乳腺癌实践基地主任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成员
浙江省肿瘤诊治质控中心副主任兼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委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浙江省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精准医学分会会长
研究题目:A prospective phase II study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lotinib combined with fulvestrant in patients with HR-positive and HER2-negative, secondary endocrine-resistant,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海报编号:OT2-27-02
研究简介
■ 研究背景:HR+/HER2 -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包括单药内分泌治疗或联合治疗方案,这两种治疗的患者获益随着耐药性的发展而逐渐减少。如今,各种研究表明,雌激素与许多血管生成途径相互作用,并且是抵抗耐药的重要机制,因此,抗血管生成和内分泌联合治疗是否是一种合适的治疗方式值得我们进行探索。
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VEGFR、FGFR、PDGFR、c-KIT、c-MET和RET。既往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安罗替尼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对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本Ⅱ期研究旨在初步评价安罗替尼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 研究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单臂、开放标签的Ⅱ期临床试验。符合条件的患者是18岁或以上的任何绝经状态(绝经前女性必须在随机化前至少4周接受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ECOG状态 0-1、HR+/HER2-、继发内分泌耐药(定义为至少24个月内分泌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疾病复发,或至少6个月内分泌解救治疗后疾病进展)、局部晚期或转移乳腺癌。主要的排除标准包括既往使用过血管生成抑制剂或氟维司群,之前接受过一种以上的化疗,内脏危象和不受控制的CNS转移。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口服安罗替尼(第1~14天每天一次12毫克,每21天重复一次)加肌内注射氟维司群(第一个周期的第1天和第15天500毫克,然后在每个后续28天周期的第一天)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耐受毒性。
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缓解率(ORR)、临床获益率(CBR)、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在统计分析部分,如果以α=0.05的双侧显著性水平进行检测,40例患者需要有80%的效能才能检测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从5.8(单药氟维司群)到 10(氟维司群联合安罗替尼)个月的显著改善。这项研究目前正在招募患者,计划于2023年7月完成。注册信息:ChiCTR2100047080。
研究者说
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随着当前可选药物种类日益丰富,联合用药的可选策略也越来越多。既往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乳腺癌领域的有着较好的疗效,但长期生存数据缺乏。因此,我们开启了抗血管生药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研究,以探索安罗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继发性内分泌耐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为多中心研究,福建省肿瘤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南昌市第三医院等均为参研单位。研究计划入组40例患者,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我中心)至今已入组5例患者。考虑到患者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研究中所用安罗替尼规格为12mg,若患者不能耐受,则将药物规格换为10mg,以保证患者安全。该项研究目前正在入组招募中,期待其能尽快完成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