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大咖访谈|徐瑞华教授:中国肿瘤学正在蓬勃发展,入选论文数量再创新高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3/11/8 16:44:59  浏览量:592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在本次会议上作重要口头报告。在《肿瘤瞭望》的现场访谈中,徐瑞华教授分享了今年ESMO会议胃肠肿瘤领域的亮点,以及对此次大会的见解。本期整理了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编者按: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已于10月20日~2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肿瘤瞭望前方报道团队深入一线,直击国际前沿进展,见证中国抗肿瘤事业在国际舞台上开拓前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在本次会议上作重要口头报告。在《肿瘤瞭望》的现场访谈中,徐瑞华教授分享了今年ESMO会议胃肠肿瘤领域的亮点,以及对此次大会的见解。本期整理了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肿瘤瞭望:今年是疫情结束后的第二年,很多中国知名专家都来到ESMO大会现场,并带来了优秀的研究成果。您作为中国胃肠道肿瘤领域的领军人物,请您分享一下您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及参会体验?
徐瑞华教授: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可能已经有人来欧洲参加过一些专业性会议,但今年ESMO会议应该是疫情之后大家走出国门来欧洲参加的第一个综合性肿瘤学大会。这次来参加会议的很多中国专家都是带着学术任务而来,据不完全统计,有40余项(编者注:49项)中国研究入选这次ESMO会议的Proffered Paper session(优选论文专场,摘要前缀为LBA或后缀为O)和Mini Oral session(简短口头报告专场,摘要后缀为MO),创下中国肿瘤学界迄今最高纪录,充分反映出我们国家的临床肿瘤学进展很快。这几天,我跟ESMO的一些主要成员在很多场合都有交流,他们相当地看重和欣赏一些中国研究。ESMO的几位重要成员对我说,“Doctor Xu,今年ESMO的abstract最多的投稿来源是中国”。我们这次实现了40余项口头报告,原始研究报告可能占10%以上,确实不容易。中国同道现在非常努力,为我们的肿瘤学的发展投注了很多心血。当然,这也反映出我们民族企业在药物创新方面正在不断进步,并走向国际,让中国学者有更多研究能够呈现世界,并得到大家认可。
参会体验非常好。第一,我们这次带来了一些很好的研究,我的一项研究(摘要号:LBA80)入选了Late-breaking abstract(LBA),另一项研究(摘要号:550O)入选了Oral(口头报告),均在Proffered Paper session(优选论文专场)进行了口头汇报,我的两位学生王峰教授、骆卉妍教授,以及我的同事李宇红教授都有研究入选口头报告,我们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消化团队应该是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突破,我感到很高兴。第二,近几年,我们越来越多地参加国际交流和研究,让中国肿瘤学界跟国际肿瘤学界有了很好的交流,包括跟欧美、日本、韩国等业界比较知名的专家进行研究性会议和私下交流,我在这次会议也见了多位大企业研发部门的领导,并讨论了布局新的研究,包括以中国为主或由中国领导的研究和中国参与的国际性研究,非常高兴又见到了很多老朋友,既加深了友谊,更促进了我们进一步合作的意愿。第三,中国学者的学术兴趣很强,基本上都是整天都在会场学习、交流,说明中国的医生、教授们对学术的关注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肿瘤瞭望:请您分享一下,您觉得此次ESMO会议在结直肠癌或胃癌领域还有哪些亮点?
徐瑞华教授:在胃癌领域,RATIONALE-305研究、我作为leading PI的Glow研究,以及其他的一些重磅研究均有新的数据发布,Glow研究是由德国的Florian Lordick教授报告的最新更新数据,这些研究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在肠癌领域,我们医院丁培荣教授领衔的CONVERT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张涛教授和陶凯雄教授领衔的UNION研究,以及我报告的KRAS G12C抑制剂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 G12C突变结直肠癌研究均有新的数据发布,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因为我当时还要赶去下一个会场,很多人追着问KRAS G12C抑制剂下一步的研究计划,会场主持人也问了这个问题,这说明中国创新药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肿瘤瞭望:近年来,我们民族企业的创新药在国际各大舞台上公布众多研究成果,展现了中国学者中国药物的风采,请您谈谈您对中国原研药研发现状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徐瑞华教授:我很欣赏民族企业的战略,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KRAS G12C抑制剂,当时业内并不是特别confident去做国际性研究,多种因素促成了现在的局面,我们investigator也给了民族企业信心。如果中国investigator水平很低,国际同行根本不认可,那怎么去做研发?要做一项引领全球的中国研究,首先得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中国研究者。如果有条件、有实力,民族企业应该尽最大努力使用全球性战略来开发产品,这一定有助于更好地促进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民族企业现在开发出来的产品越来越让我感到吃惊,我们有时可能在某个方面起步稍晚,但是做出来的产品可能一点不亚于国际产品,甚至可能具有某些特色或优势。希望有能力、有条件的民族企业走向国际化,更多地参与国际性研究。

 

版面编辑:高金转  责任编辑:卢当鹏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ESMO 2023,徐瑞华教授,肿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