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李恒宇教授:BRCA1/2基因突变的检测价值及治疗策略丨江城乳腺癌学术论坛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4/4/10 15:18:26  浏览量:358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与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的致病突变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而携带BRCA1/2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其临床表型及对辅助治疗的反应等方面与散发性乳腺癌存在较大差异。在近日举行的江城乳腺癌学术论坛上,《肿瘤瞭望》特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李恒宇教授分享需要进行BRCA1/2基因突变的人群、BRCA1/2检测价值及治疗方案等内容,从而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编者按: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与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的致病突变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而携带BRCA1/2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其临床表型及对辅助治疗的反应等方面与散发性乳腺癌存在较大差异。在近日举行的江城乳腺癌学术论坛上,《肿瘤瞭望》特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李恒宇教授分享需要进行BRCA1/2基因突变的人群、BRCA1/2检测价值及治疗方案等内容,从而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
《肿瘤瞭望》:BRCA1/2基因突变人群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那么哪些人群需要进行BRCA1/2基因检测?

李恒宇教授:就BRCA1/2基因检测而言,首先应具体区分是乳腺癌患者还是健康的易感人群。对于已经罹患乳腺癌的患者,通常建议年轻人群进行BRCA1/2基因检测,但不同指南中的具体年龄存在差异:国内指南通常认为<45岁;乳腺癌、卵巢癌和胰腺癌NCCN遗传性/家族性高风险评定指南则建议≤50岁;最新ASCO指南则认为应≤65岁。随着技术发展及价格下降,检测人群也在不断扩展;对于年龄偏大人群,如果存在临床治疗需求(如可能考虑使用奥拉帕利等药物),则也需进行BRCA1/2基因检测。同时,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男性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其他高危因素),也建议进行BRCA1/2基因检测。而对于健康人群,我们更强调应对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进行检测;而且通常建议对家族内的患者先行检测(先证者),如果并无BRCA1/2基因突变,则健康人群的BRCA1/2基因突变风险较低。对于具有强烈检测意愿的患者,也可以进行相应检测。

#2
《肿瘤瞭望》:BRCA基因突变具有哪些临床意义?应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李恒宇教授: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而言,OlympiA研究和OlympiaAD研究等对BRCA基因突变人群进行了充分分析。OlympiA研究纳入人群为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胚系BRCA(gBRCA)突变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OlympiAD研究则纳入gBRCA突变且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这两项研究结果均表明,PARP抑制剂治疗具有gBRCA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并且OlympiA研究表明,对于HR+高复发风险患者[≥4个淋巴结阳性(pN2)并接受手术和辅助化疗,或接受新辅助化疗和手术后未达到pCR且CPS&EG评分≥3分]和TNBC高复发风险人群[腋窝淋巴结阳性(≥pN1)或腋窝淋巴结阴性(pN0)但肿瘤>2cm(≥pT2),接受手术和辅助化疗或接受新辅助化疗和手术后未达到pCR],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可改善患者预后。

#3
《肿瘤瞭望》:对于这部分BRCA突变患者,如何预防乳腺癌复发?

李恒宇教授:对于乳腺癌而言,患者可能为新发乳腺癌或复发乳腺癌。如前所述,其实患者新发风险较高;而如果患者两次检测均为同一免疫组化类型和同一象限,则称为真实复发。目前而言,新发乳腺癌比例较高,因而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筛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遗传性乳腺癌筛查指南分别对BRCA1和BRCA2进行了相应推荐:对于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推荐每半年筛查一次,首选推荐核磁共振检查,可选超声和钼靶筛查;45岁以上人群则应联合钼靶筛查。而对于BRCA2基因突变人群,则强调每年筛查一次,同时更推荐进行分辨率更高的核磁共振,从而更好地发现微小早期病灶,及早处理以降低疾病发生和复发比例。
 
李恒宇教授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YBCSG)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防治与临床研究专委会副主委、候任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乳腺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委会委员
上海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2023年获得上海长海医院创新成就奖
主编《乳腺癌诊治现状与争议——致敬未来100个科学问题》《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前沿》等专著、执笔专家共识3篇、通讯作者20分以上SCI 2篇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